来源:中注协 作者:中注协
日前,中注协完成2007年度注册会计师任职资格检查全国数据统计分析和总结工作。有关情况简报如下:
一、2007年度注册会计师任职资格检查总体情况
2007年度,全国应参加年检的注册会计师为76,653人,实际参加年检的为75,666人,未参加年检的987人。此次年检通过人员74,553人,暂缓通过年检人员586人,未通过年检人员1514人,年检通过率为98.5%。
暂缓通过年检人员主要是未完成继续教育学时;未通过年检人员中,兼职挂名人员352人,停止执业满一年人员155人,受到刑事或行政处罚人员5人, 70周岁以上人员89人,其他情形未通过人员913人(主要是从注册会计师转为非执业会员)。
二、2007年度任职资格检查工作的特点
2007年度,在中注协的组织和指导下,各地注协高度重视,精心部署,并结合本地实际,创造性地开展年检工作。2007年度年检工作呈现以下特色:
1.强化服务,方便会员。各地方协会在年检工作中,强化服务意识,方便会员年检。浙江注协要求当场受理事务所报送材料,对于符合年检要求的,即时予以办理;对正在申请新设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,天津注协明确要求原转出事务所予以申报年检;湖南注协逐一与影响注册会计师年检的当事人沟通,协调解决注册会计师年检中遇到的问题;针对边远民族地区事务所因人才匮乏导致不具备办所条件的问题,云南注协积极引导这些事务所改办合伙所,对确实不具备条件的,建议注销。服务意识的强化,促进了协会与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和谐关系。
2.拓展检查范围,实施延伸和综合检查。为保证年检工作的质量,地方协会积极推进工作创新,结合相关检查工作要求,实施延伸检查、综合检查和实地抽查。例如,天津、宁夏注协要求提供执业期限内所做的业务报告名称和档案号,并对事务所业务档案管理等相关内容进行核查;上海、湖北注协要求注册会计师提供2006年度交纳的养老金凭证复印件等材料;江苏注协对社保和人事关系存在疑问的注册会计师进行重点抽查;河南注协对“老龄化”较严重的事务所予以重点抽查。
此外,湖北注协与省人才中心联合下发通知,按照“集中统一、归口管理”的原则,将全省注册会计师档案进行集中托管,堵塞兼职、挂职上的管理漏洞,有19名注册会计师因无法提供档案而主动申请转为非执业会员。湖北注协这一做法,得到了湖北省委领导的重视和有力支持。政治局委员、原湖北省省委书记俞正声在有关报告中批示:“档案托管是克服挂靠兼职的一种办法,但更重要的是公开,在群众的监督下维护纪律的严肃性,以及对弄虚作假者的终身禁入”。
3.提高年检工作透明度,建立健全行业和社会监督机制。在财政厅领导的指导下,辽宁注协邀请理事与省注协同志共同组成检查小组,对沈阳地区注册会计师实行面对面的检查,充分发挥理事业务精湛、熟悉行业的优势,有效核实注册会计师身份;同时,由注册委员会对年检工作开展情况做出独立评价,审定年检结果。
为更好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,江苏注协在对年检结果正式公告前进行预公告。重庆、云南注协除了在网站和报刊上公告外,还专门印制了年检公告单行本,发送工商、财政、国资委等有关部门和领导,以便有关部门及时掌握行业情况。
4.加强信息采集,夯实行业管理基础。上海注协在年检通知中增加了《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表》、《注册会计师已离所未办妥转所或转非手续统计表》,及时掌握行业变化;上海、湖北、河南、重庆等注协将年检资料与财政会计管理系统中的信息逐一进行核对,为完善财政会计管理系统,推动行业信息监控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。
三、年检工作中发现的问题
2007年度年检工作取得积极进步,探索和推动了一些难点、热点问题的解决,同时也发现一些突出问题。比如,少数事务所内部治理差,内部矛盾突出,甚至阻挠注册会计师参加年检;存在资本操纵事务所经营的行为且难以核实;一些人才交流机构有意为兼职、挂名注册会计师出具不实证明材料等等。以上这些问题影响了年检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行业监管工作的落实。日前,中注协制定发布了《注册会计师任职资格检查办法》,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注册会计师任职资格检查制度,有望对解决以上问题起到积极作用。